那天晚上,和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,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星座。这时候,小李突然说:“你们知道吗?9月的星座不是天秤座就是处女座。”老实讲,我当时就愣了一下,因为这事儿我一直觉得挺玄的。我虽然不是不相信星座,但总觉得这东西有点太宽泛了,要在科学和玄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太难了。
说实话,我对星座的兴趣并不大,但偶尔还是会看看自己的属性。比如说,我9月15日出生,那自然就是处女座了。我记得有一次,同事 explode 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,说处女座的性格就是完美主义者,强迫症患者。我当时就在下面评论说:“这说的不是我吧?”结果,同事们都说挺像的。虽然有些地方确实吻合,但我总觉得这可能是凑巧,或者说是我潜意识里接受了这些标签,然后按这来塑造自己。
起初,我觉得星座这种东西有点像自我实现的预言。你信了,有时候就真的会变成那样。我记得大学的时候,有一次考试前,一位同桌跟我说:“你是处女座,这次考试一定会考得很好。”我问她为什么,她说:“处女座的完美主义精神,会让你们在准备考试的时候特别认真。”结果还真考得不错,我就想,这难道不是因为我本来就很认真地复习了吗?但事后回想,这种心理暗示确实有一定的作用。
不过,有时候我也觉得星座这种东西挺好玩的。比如跟朋友聊着聊着,突然发现大家的星座不一样,性格上的差异就显得特别有趣。有一次,我去参加一个聚会,现场有处女座、天秤座、狮子座和射手座的朋友,大家聊起星座之后,真的发现处女座的朋友们关注的细节比其他星座的朋友多得多,而射手座的朋友就更随性,不太在意这些。那一刻,我觉得星座这东西有时候确实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些人的性格特点,挺有意思的。
但另一方面,我也见过很多人因为星座而做出一些不太理智的决定。比如说,有的朋友因为对方是某个星座,就直接给对方贴上了某个标签,然后影响到了双方的交往。我觉得这种做法真的不太靠谱。毕竟,星座只是出生日期的一部分,真正的人格和性格,还要看一个人的成长环境、受教育背景和自我修养。有时候,我甚至觉得,把太多的意义赋予星座,可能是一种逃避,害怕深入了解一个人,只愿意接受那些表面的、标签化的东西。
总之,我并不是完全否定星座,因为它确实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趣的视角,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和他人,但太过迷信星座,就有点本末倒置了。做决定还是应该基于更全面的考量,而不是仅仅因为一个人是处女座还是天秤座。对付这种事儿,我觉得还是那句话:了解一下就行,别太当真。